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精神,制定好全国地方铁路“十四五”规划,由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主办的全国地方铁路“十四五”规划发展研讨会12月2日在京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召开。
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会长黄民、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国家铁路局总工程师兼科法司司长严贺祥、国铁集团发改部副专员王亦军以及有关省市发改委负责同志共200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中国地方铁路协会秘书长郑明理主持。郑明理说,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指示,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总结“十三五”铁路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研讨“十四五”中国地方铁路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发展建议,以实现新时期中国铁路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在研讨会上作《关于“十四五”铁路发展有关思考》的报告。郑剑强调两个问题。
第一问题,关于“十四五”铁路规划思路。
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就启动了“十四五”铁路规划研究,特别是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我们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总结铁路发展成果,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十四五”及面向2035年铁路发展总体思路、基本原则、重点任务、重大项目、政策保障等,以及科学有序推进铁路规划建设的意见。同时,我们与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扎实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多次开展专题调研,认真听取地方、部门和专家意见建议,目前已形成了基本成果。
一、切实把握好时代特征和形势要求。一是更加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二是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三是更加强化支撑引领作用。四是更加注重一体融合发展。五是更加强调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
二、坚持系统观念谋划“十四五”铁路发展。一是突出完善网络布局和结构优化。二是准确把握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三是统筹衔接发展能力和要素保障。四是更加深化改革创新和安全质量。
三、扎实推进“十四五”铁路发展重点任务。我们与国家铁路局和国铁集团通过系统梳理,“十四五”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强化战略支撑能力。二是夯实基础网络功能。 三是打造全产业链优势。四是建设人民满意铁路。五是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六是提升现代治理能力。
第二个问题,关于“十四五”地方铁路发展考虑。
我国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铁路专用线等地方铁路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和投资建设规模扩大,可以预见,“十四五”时期,以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铁路专用线建设为主体,将掀起地方铁路发展的高潮。
一、“十四五”地方铁路发展大有可为。“十四五”铁路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和发展模式路径都会发生一些明显变化。从投资看,随着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铁路专用线加快建设,地方政府和企业投入明显增多,铁路建设投资由中央投入为主,逐步转向中央和地方并重。从主体看,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铁路专用线主要由地方政府或企业组织建设和后期运营,国铁集团不再是委托建设运营的唯一选择,建设、运输业务市场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二、科学有序积极稳妥推进“十四五”地方铁路发展。“十四五”地方铁路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要统筹好地方发展需求、前期工作深度、建设资金筹措、运营效益前景等因素,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扎实有序推进实施。一是坚持统筹规划。二是有序推进建设。三是加强一体衔接。四是创新体制机制。
三、统筹把握地方铁路发展的重点。一是加快建成城际铁路网。二是加强市域(郊)铁路建设。三是积极推动铁路专用线建设。四是加大土地综合开发力度。五是统筹好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
国家铁路局总工程师兼科法司司长严贺祥以《高举高质量发展旗帜,扎实做好“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为题作报告。严贺祥强调三点:
一是新时代铁路取得新成就,路网建设成就显著,运输服务明显改善,装备水平持续提升,铁路改革逐步深化,国际合作成果丰硕,绿色发展成效明显。
二是新征程要求铁路新作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强化铁路支撑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发挥铁路绿色优势,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求加强铁路交流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铁路提升质量和效益。
三是新思路谋划铁路新蓝图,突出国家战略引领,突出治理效能提升,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完善,铁路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实现铁路高质量发展。
国铁集团发改部副专员王亦军的报告题目是《“十四五”铁路建设规划相关思考》王亦军报告的第一部分是发展基础。她认为发展现状包括路网规模快速扩充,路网结构持续优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第二部分是总体思路。指导原则是坚持服务大局,先行发展,坚持系统谋划,协调发展,坚持优化结构,绿色发展,坚持衔接顺畅,融合发展,坚持深化改革,高效发展。发展目标是现代化铁路网基本建成,支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综合交通枢纽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措施建议是防范债务风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强化规划指导约束,科学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协调督导。
黑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肖鹏、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周建池、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周民欣、河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贾乐堂、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关兆泉、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李军、广东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袁长清在研讨会上做了发言。
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会长黄民在研讨会上做总结讲话。他说,国家发改委、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相关领导以及各省发改委负责同志的报告、发言,对做好“十四五”中国地方铁路规划的编制工作很有益处,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黄民会长讲了五个问题。
第一,关于推动铁路网高质量发展。铁路是国家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当然要高质量的发展,路网水平要进一步提高,铁路在“十四五”期间,路网覆盖水平要进一步提高。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路网覆盖率要由现在的86%提高到100%,地方铁路、市域铁路的覆盖率也要提高。
第二,提高干线铁路水平,干线是纲,纲的能力要提高,网的效率要提高。能力要足够大,压缩列车的追踪和间隔时间,纲的能力要大一点,主通道线路标准要尽量提高,要差异化发展规划,一般通道不一定非得要300公里,要有差别,别搞一刀切。
第三,关于城市群、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网络化。要多层次发展,要大容量、多通道、大载客、通勤式,车站的设置不要和高铁站一样,乘客不候车,要多通道出入,四通八达。要四网融合,一体化,多网互联互通。
第四,要完善物流网络,便捷、低成本,畅通铁路集装箱的疏运优势,地方性支线铁路要推进,专用线延伸路网。要大力加强多式联运,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
第五,系统推动铁路改革,以改革创新为基本动力,用好既有网络。界定铁路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政府不越位,企业要到位。厘清国铁和其他铁路企业的关系,推动地方铁路科学地、高质量地发展。“十四五”期间,要建设轨道上的中国,国铁、地铁都大有作为!
更多行业资讯,请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铁路与轨道交通RailMetro▼

(文章来源:中国地方铁路协会)
(声明:本平台致力于行业分享交流,文章不代表平台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