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仪式

竞赛背景

“亚太经合组织”简介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英文为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 APEC)成立于1989年,是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贸易与发展的重要组织。APEC现有21个成员,分别是中国、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

“科技与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机制”简介

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机制(英文为Policy Partnership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简称PPSTI)是APEC经济与技术合作高官指导委员会(SCE)下属的工作组之一,旨在推动APEC框架下的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促进政产学研机构关于科技创新的政策对话,研提有关政策建议和倡议。

其战略目标是通过支持创新成果商业化、提升创新能力、促进成员间创新合作,发展以市场为主导的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推动经济增长,促进贸易与投资,实现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组织框架

批准单位:

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机制

联合支持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交通运输部

中国科学院

行业指导机构:

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特别协办单位:

中国地方铁路协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

执行机构:

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中国科学研究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

竞赛宗旨

在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与创新政策伙伴关系机制”鼓励创新的精神指导下,提升青年人才的交通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鼓励科技创新,鼓励创新转化,鼓励产业协作,推动亚太区域内的公共交通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专家委员会

为了确保竞赛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产生各项创新奖项,组委会将设置专家委员会参与竞赛的评审工作。

目前组委会已向来自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公共交通行业的专家发出邀请,涉及的领域或专业涵盖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维保、装备制造等。

以下为本届竞赛专家委员会专家名单:

专家委员会主席
专家委员会委员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专家名单持续更新中

竞赛主题

• 竞赛主题:基于智能化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
• 竞赛单元:1、大运量城市公共交通 2、中小运量城市公共交通
• 竞赛组别:本届竞赛分设高校组、企业组。每个竞赛队伍可根据自身参赛队伍人员的组成选择其中一组参赛。
• 竞赛选题方向(不局限于此):
1. 多层次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综合规划、交通设施、交通服务、运营管理、机制体制一体化);
2. 科技创新推动的绿色主导、无缝衔接、高质服务、智能管理的公共交通体系;
3. 大运量、中运量、各种新交通系统及常规公共交通系统互联互通、无缝衔接;
4.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干线交通与末端交通的无缝衔接和点对点服务;
5. 基于IT技术智能化(无线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AR/VR)的公共交通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
6.鼓励有利于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的系统、技术、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

参赛说明

1、参赛语言
竞赛统一使用亚太经合组织官方通用语言:英文,参赛队伍提供的文字材料首选语言为英语,参赛队伍可以提供中文对照材料作为补充。

2、作品内容
参赛作品应围绕竞赛主题,针对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出现的具体问题,运用研究领域的专业知识,提出具有新颖性、可行性、实用价值,具备完成度及一定难度的优化方法或解决方案。作品可以是实物模型、研究报告、设计图纸和计算机软件等。

(1)作品类型一:工程设计应用型
此类参赛作品要求具有实物或实物模型。以5G、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为引领,以解决公共交通实际问题为指引目标,充分展示参赛选手创新成果。

(2)作品类型二:技术研究型
此类参赛作品要求提交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参赛项目为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理论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公共交通建设领域、运营领域、智能化运维管理及其他学科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为主体,研究内容应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及前瞻性。

3、作品要求
所有参赛作品应为参赛者自主完成的原创性作品,参赛者须对作品的原创性做出承诺。

4、参赛方式
(1)每个作品完成人员不得超过5人,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
(2)填写申报书并且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3)竞赛只接受APEC经济体范围内的企业及高校的作品。

复评名单公布

评审编号作品名称
201基于云模型的城轨列车乘坐舒适性评价
202地铁列车车载过滤器
203打破公交运营效益僵局——时空量化与智能调度
209基于视觉和振动融合的轨道扣件状态检测方法
210基于深度学习的钢轨表面缺陷识别模型研究
215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施工智能监测及风险预警系统
217考虑生态环保驾驶策略的需求响应公交设计与优化
229智能多式联运手机应用程度和车队管理系统
231沥青热拌循环利用是否提够足够的摩擦力
232交通运输工程用可持续混凝土材料
评审编号作品名称
201基于云模型的城轨列车乘坐舒适性评价
202地铁列车车载过滤器
203打破公交运营效益僵局——时空量化与智能调度
209基于视觉和振动融合的轨道扣件状态检测方法
210基于深度学习的钢轨表面缺陷识别模型研究
215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施工智能监测及风险预警系统
217考虑生态环保驾驶策略的需求响应公交设计与优化
229智能多式联运手机应用程度和车队管理系统
231沥青热拌循环利用是否提够足够的摩擦力
232交通运输工程用可持续混凝土材料

报名作品名单

报送材料时间表

序号报送时间说明备注
12020年12月31日前参赛报名表递交电邮
22021年3月31日前参赛作品申报书递交电邮

竞赛评审流程

1、4月1日-15日,组委会秘书处进行材料初审,初审主要审核递交材料的完整性以及基本信息是否完备,经初审合格后的作品,将在网站www.railmetrochina.com及“铁路与轨道交通RailMetro”微信号上公布。

2、4月16日-23日,开展为期一周的线上投票活动,投票结果将计入参赛队伍评审成绩。

3、4月16日-30日,组织专家组进行申报书内容审核,审核结果计入参赛队伍评审成绩。

4、参赛队伍评审成绩由线上投票结果分数和专家组评审分数两部分组成。

5、5月10日,经过审核后将取评审成绩前20位的作品进入决赛阶段,即进入复评。5月15日之前,在网站www.railmetrochina.com及“铁路与轨道交通RailMetro”微信号公布进入复评阶段作品。

6、5月16日-5月31日,在复评作品中进行二次评审,再次评审期间,专家可能会向复评作品申报代表提出疑问或修改意见,双方可通过邮件、传真、电话等形式进行材料的补充、修改。

7、最终将在高校组和企业组两个类别中分别产生一、二、三等奖作品(每组产生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共计12个作品);同时产生优秀作品各四名。

8、线下颁奖及交流活动拟定于6月中下旬在上海召开,为配合疫情防控,不再举办线下答辩活动,部分获奖作品代表将受邀至现场交流。

9、会议详细议程及邀请6月初向外公布。

费用说明

本届竞赛决赛阶段的活动经费由项目实施单位筹集,亚太经合组织支持的资金主要用于11个发展中经济体行业专家的邀请。

参加决赛的企业工作人员、高校师生的交通费及住宿费原则上自理,项目实施单位提供大会工作餐。

竞赛设奖项,奖金。

下载中心

组委会秘书处,请联络

陈曾洁 女士 021-62952013 chenzengjie@shanghai-intex.com

翁 琳 老师 159 2191 8015 邮箱:linweng@sues.edu.cn

海外参赛联系人

Mr. Dan Scrimgeour
电话:021-62951237 dan@shanghai-intex.com
杨子峰 先生
电话:021-64668216zfyang@casiccb.com

竞赛公告发布网址:www.railmetrochina.com
以上未尽事宜,解释权及修改权归竞赛组委会